关于作者:Summer,90后外贸人,服务全球65+国家的客户。
相比起快消品,机械类产品的成单周期格外长,技术要求格外严谨,也更加考验业务人员的耐心和专业度。尤其是当你面对印度客户的询价,每次订单结束都有种“扒层皮”的感觉。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与印度客户斗智斗勇的故事。
◀
大客户上门了
▶
2018年11月底,我在某B2B平台收到了印度客户A的询价,当时询价的是那几年最火爆的机械产品,且印度市场是我们当时的主要市场之一,这款产品在印度市场的销量非常好,一旦成单,都是整柜出货,单笔金额较大。
所以,当我收到这个询盘的时候,内心是非常激动的,毕竟当时我只入门外贸2年,急需大订单的“加持”。而且经过交谈,我初步判断这个客户需求精准,是我们的潜在客户。
于是我立刻采取行动:一方面,我给客户介绍了机器的功能和参数,展示了以往很多的成功案例,不断向他展现我们的专业性;另一方面,我也希望通过背调,获得客户更多的信息。
但是印度客户一般比较“狡猾”,他留在B2B后台的信息只有名字,到报价阶段我才获得了他的邮箱,我通过Google搜索,但没有查到任何资料。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和我对接的一直是老板的儿子,也就是企业目前的主要负责人。但在我们交谈初期,他“伪装”自己是采购经理,没有实际决定权,为后面的价格谈判留了空间。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唯一的对接口只有A,那么我能做的就是不断向他传递机器的优质,灌输我们服务的理念,展示不同国家的成功案例和服务内容,力求塑造一个更加立体的卖家形象。
◀
第一回合:败了
▶
通过我的不懈努力,终于我们获得了打样的机会。2018年12月28日,我们寄出了样品。
因为A的最终客户是欧洲品牌商,再加上国内外的假期,1月末我们才等到A的反馈。那时我们正在印度参展,我立马联系A,希望有机会和他见面谈。
他的城市距离我们参展的城市很远,不过当时双方都排除困难,最终协调好了见面地点和时间。这也让我看到了A对这个项目的重视,内心不由窃喜:这单有戏。
然而第一次打样失败了。
A反馈说,虽然外观和材料我们做到了90%相似,但是产品的厚度和紧密度没有达到最终客户的认可,他问我们是否能改进。同时提到这是他们公司的新项目,在后期的服务和技术支持方面表达了担心。
收到A的反馈时,国内快半夜了,但我们立马在现场联系了国内的技术团队,他们认为我们机器能做到客户的要求,但是需要专业的后道设备进行处理,原材料也要选择和客户一模一样的规格,而我们公司只生产主体设备,并没有一整套流水线,库存材料也无法达到要求。
此时A也比较着急新项目立刻投产,因为国外客户的订单即将敲定,对交货期有严格的要求。所以A也在联系其他供应商进行打样。
为了争取时间和机会,老板当机立断,联系国内正在使用我们机器的客户工厂付费打样,他们有专业的人员和设备,还有配套的原材料,生产的成品更加专业,更加符合这个行业的要求。
同时,针对A的几点顾虑,我们也对应提出了解决方案,表示出:作为一个有能力和负责任的厂家,我们有信心帮助他获得成功。
正是我们的真诚与信心,帮助自己获得了第二次打样的机会。
◀
第二回合:成功
▶
有了老板的支持,第二次打样的效率更快。2019年2月中旬,A就收到了我们的样品。
在和我视频会议时,他的技术人员既用游标卡尺量厚度,又用专业仪器称重量,还多次感受紧密度,搞得我非常紧张。好在第二次样品获得了最终客户的认可。
本以为搞定了样品,这个订单就胜券在握。然而样品只是第一步。
A提到他马上要来中国考察整个项目,包括主体机器、配套设备、原材料和其他后道设备,他只在中国待3天,但要拜访的供应商有4-5个,而且分散在不同的城市。
他到我们工厂的时候已经是傍晚,第二天早上6点的飞机又要赶去其他城市。为了配合客户的行程,我们谈到凌晨3点,客户没有睡就直接去赶飞机了。
他这次过来,除了看到我们工厂的真实性,更重要的是推进了订单。本次见面谈到细节问题,包括类型、数量、付款方式,还有我们机器和同行的技术对比、服务的支持程度等等。
可惜的是,客户给的目标价格和付款方式,与我们常规报价相差甚远,很难达成一致。当天晚上,对话无疾而终。
◀
第三回合:谈判
▶
◀
复盘总结
▶
1.体现专业
2.真诚对待客户需求
3.懂得变通,以签单为导向
4.学会借力
加入我们 获取更多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