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厦门工业博览会,看看当下工业发展新形势
2021年6月8-11日,2021厦门工业博览会暨第25届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简称厦门工博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示面积超过7万平米,650多家参展企业,集中展示了900多台1吨以上的机械设备,数万件先进工具、部件、样品,展品涵盖智能制造、机床设备、激光设备、工模具、塑料工业、铸造工业、环保流体、交通物流、工程机械等众多领域,据展会主办方统计,现场成交及意向订单额4.85亿元。
2021年6月8-11日,2021厦门工业博览会暨第25届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简称厦门工博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示面积超过7万平米,650多家参展企业,集中展示了900多台1吨以上的机械设备,数万件先进工具、部件、样品,展品涵盖智能制造、机床设备、激光设备、工模具、塑料工业、铸造工业、环保流体、交通物流、工程机械等众多领域,据展会主办方统计,现场成交及意向订单额4.85亿元。
本届工博会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厦门市会议展览促进中心共同主办,立足厦门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的契机,参展商中不乏众多工业发达地区的国际知名企业,如松下焊机、山崎马扎克、沙迪克、埃恩斯、比利时瑞铁、瑞士托纳斯等。同时,国内制造业领军企业如北京精雕、大族激光、扬力集团等也连年参展,展示国产高端设备,引领国内技术发展。
作为两岸经贸发展趋势研讨的对话平台和发布两岸产业政策信息的权威平台,围绕“新工业、新智造、新未来”主题的海峡两岸经贸论坛也同期召开,分享当下工业发展新形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克林表示,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给两岸经济带来前所未有风险挑战,为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大陆机械工业按照国家机械工作的总体部署,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核心,聚焦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以智能制造为引领,着力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补短板、增动能,推进机械工业的转型升级。
机床,被称作“工业母机”的应用场景遍地皆是,小到手机、电视、洗衣机,大到汽车、高铁、飞机、火箭,精细如医学植入物和医疗器械等,都离不开机床。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机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20年,机床行业运行情况好于预期,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如今我国高端机床的国产化程度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已提升至30%左右。大型机床龙头企业持续攻克关键技术。过去,机床企业主要集中在能源、钢铁、装备制造业等重工业,如今,机床企业已向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半导体等领域拓展,一些不适合市场需求的企业被淘汰,而一批反应快速、聚焦细分领域的企业迅速成长。高端有突破、中端有进展,机床行业正逐步摆脱多年的下行态势,呈现触底回暖的迹象。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金属加工机床全年订单总量增长了16%。
在当前的市场局势下,大部分机械企业根基实力都比较好,但国内内销市场已趋向饱和,天花板受限,从发展的角度说,如何拓展外贸业务受到关注,中国制造网的全链路业务优势无疑为外贸人提供了强力支持。中国制造网制造加工机械行业买家110.10万,最新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孟加拉、巴西为买家覆盖前三的区域,工程机械、机床、激光设备受到买家热搜;买家市场对于金属切割、3D雕刻等需求攀升,2020年激光设备设备产品较2019年同期流量增幅43.75%,询盘增幅37.4%;工程和建筑机械产品同比流量增幅31%,询盘增幅40%,热点商机值得关注!
分享至:微信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到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