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10年前的项目照,竟撬动了一笔300万订单!
十年前的项目照片,客户很快产生共鸣,回复道:“原来你们就是当年那家供应商!难怪我觉得产品很熟悉。”最终,客户决定下单,合同金额达300万人民币,从初次接触到签订合同,仅用了一个月时间。
公司名称:南京年达炉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
热处理设备
展示厅地址:
http://njndly.en.made-in-china.com
分享人:市场部主管
2024年9月,我加入南京年达炉业科技有限公司,担任市场部主管,并全面接手中国制造网(以下简称MIC国际站)的运营工作。面对全新的平台和挑战,我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公司给予了我充分的信任和发挥空间;忐忑的是,如何在这个全球知名的B2B平台上快速打开局面,实现业绩突破。
第一步:夯实基础,打造五星产品力
接手MIC国际站运营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平台上的所有产品进行系统性梳理。我发现,部分产品信息陈旧,图片模糊,描述不够专业,甚至存在关键词缺失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产品的曝光率和客户信任度。
于是,我带领团队对所有产品进行了重新编辑和上架。我们从客户的角度出发,优化产品标题和关键词,确保符合国际买家的搜索习惯;重新拍摄产品图片,突出细节和优势;完善技术参数和售后保障信息,让客户一目了然。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们100%的产品达到了4.5星以上的评分,核心产品更是全部冲刺至五星,产品竞争力显著提升。
第二步:提升服务,优化询盘转化
在B2B平台上,客户的询盘转化率至关重要。我分析了过往的客户互动数据,发现两个关键问题:回复速度慢和回复率低。有些询盘甚至因为延迟回复而错失商机。
于是,我制定了严格的客服标准:
- 确保100%的及时回复率——无论节假日,所有询盘必须在24小时内响应;
- 缩短平均回复时间至0.3小时——通过设置邮件提醒、手机端实时通知,确保团队第一时间跟进;
- 主动营销——充分利用MIC国际站的“搜索采购需求”和“访客营销”功能,精准触达潜在客户。
这些措施很快见效。短短三个月,我们的询盘量增长了50%,访问转化率提高了30%。客户反馈也更加积极,不少买家在沟通中表示:“你们的响应速度真快,让我们觉得很受重视。”
第三步:精准跟进,拿下印度大单
2025年4月,我收到一封来自印度客户的询盘,对方对公司的步进式钢瓶调质热处理生产线表现出浓厚兴趣。我立即回复,并进行了详细的背景调查。惊喜的是,我发现这位客户曾在2014年参与过我们公司在印度的某个项目,虽然当时他并非决策人,但对我们的产品有一定的了解。
这一发现让我意识到,这是一个极佳的突破口。在后续沟通中,我特意提到了这段历史,并分享了当时的项目照片,视频以及公司近年来的技术升级案例。客户很快产生共鸣,回复道:“原来你们就是当年那家供应商!难怪我觉得产品很熟悉。”
随后,我们安排了三次视频会议,分别从技术方案、售后支持、价格谈判和安装调试人员派遣四个维度深入交流。由于前期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基础,谈判进展顺利。最终,客户决定下单,合同金额达300万人民币,从初次接触到签订合同,仅用了一个月时间。
感恩与成长
回顾这段经历,我深刻体会到,B2B平台的运营不仅仅是发布产品、等待询盘,而是需要主动出击、精细运营、快速响应。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特别感谢MIC国际站产品经理胡建的耐心指导,他的专业讲解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平台的运营机制,比如如何利用数据工具分析买家行为、如何优化关键词提升排名等。
未来,我将继续深耕MIC国际站平台,探索更多营销玩法,比如利用直播、VR展示等新功能增强客户体验。同时,我也希望我的经验能帮助更多同行,一起在跨境贸易中实现突破。
从零到三百万,只是一个开始。我相信,只要坚持精细化运营和客户至上,更大的订单还在路上!
2025-7
分享至:微信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到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