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三月,中国制造网随四百多家中国企业共赴世界四大时装之都之一的东京,参加一年两届的日本东京时尚服装服饰及鞋包展(FaW TOKYO),这个展规模不算大,春季展共计五百五十家展商,和世界上大多数纺织行业展一样,不论是展商还是观众,随处可见中国同胞。
关税摇摆,一季度订单下降
“这个行业现在难呢。”一位做面料的李经理如是说。
李经理的家乡绍兴柯桥被称为“托在布上的城市”,外贸依存度高达70%以上。李经理告诉我们,他对今年第一季度非常不满意。同样证实此观点的还有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最新出具的报告,今年1-2月,我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428.8亿美元,同比下降4.5%。
为什么会这样呢?
沟通得知,欧美采购商去年因关税预期提前下单,这让去年11月外贸出口数据非常亮眼,但也同时透支了2025年一季度的需求,一定程度导致节后订单断档。另外,欧美对加征的态度变化过快,可能会产生较大的风险,因此不少可能的订单至今仍处于观望状态,不敢下达。
出口转进口,低端转高端
日本是亚洲纺织工业最早发达的国家,拥有世界最新的纺织科技,然而,由于高昂的人力成本和生产成本,在中低端领域,日本产品已完全无法和进口产品竞争。近10年来,日本纺织制造企业数及就业人数减少40%-50%,纺织面料出口大国就此转向成进口大国。如今,日本纺织品所需天然原材料的80%、服装等成品的50%依赖从国外进口,而中国产品无疑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在FaW TOKYO的展会现场,日本本土的展位并不多,但往往独具风格,陈列有序,让人很容易分辨,不少日本展商会请专业的展会企划公司为其设计展位形象,细节到每个logo的大小,每件产品的摆放角度。日本展位上的产品价格往往让人望而却步,长期积累下来的技术开发和产品策划能力让产业整体转向高端化,让日本纺织业在高端纺织品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附加值较高的高级流行成衣以及工业用、汽车用、医疗用纺织品等获利较高的产品才是日本展商的目标。
抓住“品质红利”,重塑日本市场竞争力
在FaW TOKYO的展会现场,中国制造网的展台成为众多采购商关注的焦点。通过与终端消费者沟通,我们发现,他们往往对于具有创新设计和环保理念的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环保再生纤维(如再生聚酯)和生物基材料(如 PLA纤维)在日本市场逐渐流行,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面料的生产过程是否符合环保标准,一些天然可讲解材料制作而成的服饰包具往往能收获问询。
日本采购商是出了名的“挑剔”,但“挑剔”的背后是巨大的溢价空间。一位江苏的面料供应商向我们分享了突破日本市场的“成单”秘诀,其公司去年与越南代工厂达成合作,由中国提供符合JIS等日系标准的抗菌面料,越南完成缝制后出口日本,利润率较纯国内加工提升8%,同时,通过日本当地代理,缩短服务半径,成功取得不少日本客户的信任,并且,日本采购商一旦决定建立合作,轻易是不会替换供应商的,长期合作有保障。
2025年1-2月,中国制造网大轻工类产品商机同比增长34%。其中,服装饰件商机同比增长45%。针对轻工类产品采购碎片化、个性化定制程度高、采购频繁的特点,MIC国际站将联动位于菲律宾的全球买家服务中心,提供从需求匹配到售后保障的全周期服务。
此次东京展会不仅是中国制造网链接全球商机的里程碑,更是中国纺织服装企业迈向高端化、国际化的重要跳板。未来,我们将持续通过数据赋能、资源对接,助力中国企业在新一轮全球供应链调整中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