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厦门看世界,从世界看中国制造——2025厦门中跨展

跨境互联,货通全球,中国制造网带你发现产业带出海新势能。
6月26-28日,以“跨境互联,货通全球”为主题的中国(厦门)国际跨境电商展览会(ICEIE)(简称“中跨展”)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和RCEP前沿阵地,厦门再次汇聚全球跨境电商平台、服务商、全国特色产业带,展会展览面积超5万平方米。

中国制造网携手焦点科技旗下子品牌领动(独立站服务)、Doba(无货源代发)、inQbrands(北美品牌孵化)联合亮相A3馆跨境生态圈专区,并举办“获客 • 大变局下的跨境新机遇发展”专场论坛,展期3天吸引了上千家外贸企业及跨境卖家参与,现场咨询火爆,彰显福建跨境电商生态的蓬勃活力。
从厦门看世界,从世界看中国制造——2025厦门中跨展
 
产业带出海新势能:福建制造“链”全球

本届展会聚焦“一带一路”及RCEP市场,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其产业带优势尤为突出。展会上,中国制造网展位接待的观众超70%为福建本地外贸企业,涵盖鞋服、卫浴、电子、新能源配件、家居用品等优势品类。
从厦门看世界,从世界看中国制造——2025厦门中跨展
 
其中,POD(Print-on-Demand,按需印刷)产品成为焦点。POD是一种“零库存、个性化定制”的生产模式,消费者下单后,企业才进行印刷和生产,极大降低库存风险,同时也保证了产品的个性化差异,被广泛应用于:服饰类(如文化衫、卫衣、帽子)、家居类(如抱枕、环保袋、手机壳)、文创类(如插画海报、定制笔记本)等相关个性化需求高的产业。

目前福建的POD产业全球领先,尤其是厦门和泉州,聚集了全国超一半数量的的数字印刷设备厂商。当地厂商通过采用AI智能排版+无水数码印花技术,可以满足欧美一众品牌的高个性化及高精度需求,同时得益于福建政府的海关政策红利及跨境供应链的不断完善,福建POD产业带已从“成本优势”升级为“技术+速度”双壁垒,实现产品“去同质化”。
从厦门看世界,从世界看中国制造——2025厦门中跨展
 
世界很大,处处皆有买家

2024年美国新政府实施"对等关税政策",推动全球贸易壁垒升级,很多人都在说未来的外贸会越来越难。但实际上,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出口总值为25.45万亿元,增长7.1%;2025年Q1出口规模6.13万亿元,依旧保持高速增长,增速为6.9%。这些其实更多得益于“多元化”的市场结构。
从厦门看世界,从世界看中国制造——2025厦门中跨展
 
中国制造网在展会现场举办的“获客 • 大变局下的跨境新机遇发展”专场论坛,与观众分享了“多元化”市场的新机遇。目前,拉美、中东、东南亚成为增速前三市场,其中巴西美容个护、中东清真化妆品等相关产品需求爆发,可供跨境电商人选产品、定市场作为参考。
从厦门看世界,从世界看中国制造——2025厦门中跨展
 
跨境生态迈向“三化”时代

1、碎片化:多平台、多市场、多品类布局成标配
跨境电商已进入“去中心化”时代,单一平台或市场难以支撑长期增长。中国制造网作为B2B外贸全链路平台,不仅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平台拓客模式,小语种网站也助力了更多的企业开拓上述拉美、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助力企业构建多元化渠道矩阵。
从厦门看世界,从世界看中国制造——2025厦门中跨展
 

2、智能化:AI工具将渗透从选品到交付的全链路
中国制造网于2023年推出AI外贸助手“AI麦可”,实现了AI技术首次在外贸B2B领域的综合应用。助力企业完成整个外贸工作流的自动规划与执行,成为外贸企业真正的智慧助手,帮助广大外贸企业实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高质量的订单。

 
3、协同化:产业带与服务平台深度绑定
近几年,商务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聚焦本地产业,建设产业带展示选品中心,与跨境电商平台开展合作,设立产业带“线上专区”。中国制造网也响应政府号召,积极与多地地方政府开展合作,在平台上设立产业带线上展示专区,积极为地方企业提供全链路外贸综合服务,致力于将全国的优势产业以产业带的整体形象展示给全球采购商!
从厦门看世界,从世界看中国制造——2025厦门中跨展
 
中国制造网借助其20余年在国际贸易领域的深厚经验,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仅促进了中国供应商与海外买家之间的交流合作,还成功构建了高效的贸易沟通桥梁。中国制造网也将持续发挥全链路服务优势,在跨境B2B和B2C领域,为国内企业带来更多商机,在平台营销、跨境供应链、海外分销、金融融资、经营管理、外贸培训等方面助力跨境电商产业不断发展。
 

加入我们 获取更多商机

*公司名称:
*姓名:
*邮箱:
*电话:
*省份城市
请选择省份城市
  • 省份
    《用户协议》《隐私策略》
    分享至:
    微信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到好友或朋友圈
    加入我们
    在线咨询
    扫码关注